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宝鸡李炳生等上榜“中国网事·感动2022”,请为他们投票!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11-06   来源:   浏览次数:

11月4日

“中国网事·感动2022”

四季度暨年度网络感动人物评选启动

将从60位(组)“感动人物”候选人中

评选产生10位(组)年度人物

宝鸡推荐的5位(组)全部入选 分别是

ws03“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田教授’”李炳生

ws17“巾帼新农人”肖倩

ws22用情守青山的林场“夫妻哨”张彦明、苟冬云

ws46“‘女猪倌’的乡村振兴梦”张凌云

ws50“两难时刻见证医者仁心”许向东

本次评选网络投票时间为

11月4日11时至11月22日11时

每个IP每天可投1次

同一候选人每个IP每天可投1票


投票方法:

1、识别二维码进入投票页面

2、点击“选择” 选择 ws03 ws17 ws22 ws46 ws50编号


3、提交投票

候选人先进事迹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田教授’”李炳生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炳生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在他热爱的教育教学岗位上一干就是38个春秋。他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指导创建“太白县中草药种植推广科技示范基地”拓宽了学生“产学研”一体化实践阵地。他牵头组建中药传统技能大赛辅导团队,指导学生20余人次获省级一等奖,7人次在全国大赛获奖。

他在中药专业领域精耕细作,在三尺讲台之外,将自己与科技扶贫紧紧联系在一起,与药农结下了不解之缘。2014年至今,北至与甘肃省相邻的麟游县丈八镇的豁口村,南至与汉中交界处的太白河镇东青村和黄柏塬镇的皂角湾村,西至与甘肃接壤的陇县新集川镇铁马河村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总结出的“柴胡夏播套种技术”不仅满足了柴胡幼苗的遮荫,还实现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制定了宝鸡市第一个地方性中药材种植技术规范《宝鸡柴胡种植技术规程》;他破解山茱萸虫害的秘密,制作视频教材推广到种植户手中,大面积抑制了虫害发生,至今太白县山茱萸虫害仍被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他扶持带动宝鸡市金台区硖石镇村民种植柴胡16000亩,助力该村获得全区脱贫攻坚“红旗村”。由于科技扶贫成绩显著,他主持的项目荣获陕西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李炳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倾毕生所学助乡村振兴,用热情与坚持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巾帼新农人”肖倩

肖倩2014年返乡创业,她把助农增收作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秉承为食者造福、为耕者谋利、为产业发展的初心,带领团队积极探索,艰苦奋斗,打造了64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建成总占地面积60余亩的三大猕猴桃生产功能区域,集8000吨贮藏冷库、6000平方物流包装车间、电商服务中心、果农培训中心、花粉加工、有机肥加工等综合性示范园区,形成了岐山特色猕猴桃全产业链。肖倩始终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线,突出优质、绿色、高效三个重点,力争做强产品品质,做响企业品牌,并与西农以及天津商业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 10 多项,举办全国猕猴桃技术研讨会、培训班,培训相关人员5万多人,示范13个新品种、推广11项新技术,技术推广至全国 20多个省市。2021年为了解决猕猴桃产业短板,通过建成年产3000吨猕猴桃精深加工中心,将岐山猕猴桃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文化体验、科技研发、观光旅游等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形成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助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经营企业的同时,肖倩不忘回报社会,累计拿出120余万资金扶贫助困,同时通过发展产业带动973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带动3万余户果农持续增收。抗疫期间,累计捐款捐物39.5万元。


用情守青山的林场“夫妻哨”张彦明、苟冬云

自1993年参加工作至今,张彦明、苟冬云夫妻两人舍家为林,与大山为伴,坚守留凤关林场榆林铺管护站,寒来暑往巡山、播绿、护林,为保护秦岭森林资源、守护秦岭生态安全默默奉献,被誉为“守护青山绿水的最美夫妻”。

二人所在的榆林铺管护区有2881公顷,张彦明夫妻俩全部巡护一次需要5、6天时间,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林区里的山路通向哪儿、溪流流向哪儿、有哪些动植物资源等等,夫妻俩都了然于胸。2019年9月,张彦明到林区里为红外相机更换电池和采集卡,不慎摔伤,造成尾椎骨骨折,医生叮嘱他要卧床休息3个月,考虑到管护站里人手少,任务重,张彦明仅仅休息了3周就返回了工作岗位。

夫妻二人脚踏实地,把对青山的爱深深烙在了心里,把对山、水、林、草的情融入到每天的巡护工作中。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5月是森林防火期,为了让更多群众认识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张彦明夫妇在巡护时挨家挨户上门开展防火宣传。多年来,他们管护的榆林铺管护区从未发生过森林火灾,也没有发生过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害、毁林开垦、盗伐盗猎。


“‘女猪倌’的乡村振兴梦”张凌云

  张凌云,女,1987年2月生,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陕西省高级职业农民。现任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槐北村党支部书记、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团中央十八大代表、全国妇女十二大代表。  2011年,24岁的张凌云大学毕业后,没有留在大都市发展,而是回到了农村,开始了养猪事业。张凌云把养殖场作为“能源中心”,免费为群众安装了输气管道、沼气灶头和卡表,为槐北村群众通上了沼气清洁能源,并以“补贴”的形式,每方沼气仅售价1元供给农户,并对全村38户贫困户直接免费供气。在她的倡议下全村共安装沼气327户,通过使用沼气,全村群众每年可节约电费12万元,带动当地80余名群众务工就业,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  创业的路上受了多少苦、流过多少泪,张凌云从不向人提起。但是,当她获得了一点成功,却把乡亲们的疾苦记在心头。2015年,“精准扶贫”的号角响彻三秦大地,她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帮助镇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她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每年都组织几场生猪养殖、蔬菜种植技术培训,邀请市县专家教授、技术骨干为大家进行专业辅导和技术指导,累计受益群众已超过千人。  张凌云主动挑起了社会责任,竭尽所能,带领槐北村贫困群众发展种养殖产业,走出了一条“发展循环农业助力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她在继续做好循环农业的同时,积极带动父老乡亲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努力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目标不断前进。


“两难时刻见证医者仁心”许向东

陕西省宝鸡第三医院骨科主任许向东,用医者的仁心和善念,在病人救治的同时,想方设法减轻患者负担。他注重传承,将自己毕生所学毫不保留的传授给科室其他同志,让科室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自1989年大学毕业从事骨科临床工作以来,许向东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刻苦钻研业务,在宝鸡较早的开展了脊柱疾病的前路手术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介入治疗、粗隆部骨折的微创治疗及脊柱退变性疾病治疗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受到患者一致好评。

2019年10月14日下午3时许,在宝鸡第三医院17楼手术室,许向东正准备给一名85岁的老年患者做右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突然接到了同事打来的电话,得知他的父亲病危。原来许向东86岁的老父亲于9月16日不慎摔伤致颅脑损伤,一直在医院16楼重症医学科抢救。听闻噩耗,许向东匆匆来到抢救室见了父亲最后一面后,强忍着内心的悲痛,迅速返回手术室,坚持给患者做完了手术。直到当晚7时左右手术结束他才回到父亲身边,与家人处理父亲的后事。患者及其家属事后方得知了这一切,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当晚11时,许向东又来到病房查看患者术后情况,交待注意事项。许向东坚持患者至上,在父亲病危之际,他忍着巨大悲痛坚持为患者做完手术的事迹感人至深,广大网民称赞“医者仁心”“大爱大孝”。


动动手指,

为他们点赞投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