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目的
通过校园技能节工程测量赛项这个平台,巩固和深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把工程测量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与团体合作的精神,为2020年省赛选拔优秀的种子选手。
竞赛方式
本次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参加比赛的同学共24名,组成6个参赛队,每队由4名选手,主要来自于建筑工程技术01901班、工程造价01901班和工程造价51701班。
竞赛地点
整个实践活动选在校园内进行。选取校园内四个点,点A作为已知点,HA=100.000m,点1、点2、点3作为未知点,测算出三个未知点的高程。
竞赛内容与时间
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按四等精度要求独立完成指定路线的水准测量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竞赛规定用时为50分钟。
竞赛规则与具体要求
(一)竞赛规则
⑴各参赛队按比赛报名表中的顺序将选手分别编号为1、2、3、4号(比赛过程中不得变更),按规则要求独立完成指定闭合水准路线的测量任务。
⑵水准路线的起始点及待定点由赛项执委会事先确定,赛前抽签确定各参赛队所观测的路线。
⑶每位选手完成一个测段(即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路线)的观测和记录计算,具体方案如下:
1测段(已知点1A到2A号未知点)由本队1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2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3、4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
2测段(2A号未知点到3A号未知点)由本队2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3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4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
3测段(3A号未知点到4A号未知点)由本队3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4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2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
4测段(4A号未知点到已知点1A)由本组4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1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2、3号选手负责水准尺安置。
⑷数据记录必须用赛项执委会盖章的记录手簿(见附件表1),由负责记录的选手用签字笔当场准确无误地填写到相应栏内,并及时计算和填写表中其它数据,要求记录规范完整、符合记录规定、计算准确;观测数据不得改动厘米和毫米,分米、米以上数据不得连环涂改,如有违反均需扣分;观测数据必须原始真实,严禁弄虚作假,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⑸各参赛队由3号和4号参赛选手分别独立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计算所用的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由赛项执委会提供(见附件表2),计算表的辅助计算栏中必须填入水准线路闭合差。
⑹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总的规定时间为50分钟,超出规定时间10分钟将终止比赛,整个水准测量比赛成绩按零分计。
⑺仪器操作应符合要求,迁站时仪器搬动必须正确,仪器在迁站过程中不必装箱和带箱,仪器箱关闭放在起始测站旁。
⑻观测采用所有测站连续计时的方法,即观测时间为裁判宣布比赛开始(选手拿到题目)到选手上缴观测成果、并将仪器装箱放回原处后结束。除复印原始记录表的时间外比赛需连续进行,比赛一旦计时开始不能无故终止比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员报裁判长(副裁判长)同意后作特殊处理。比赛过程中,选手若休息、饮水或上洗手间,一律计算在操作比赛时间内。如果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应举手向裁判员示意。比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在案,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和计算,经裁判同意可提前离开赛场。
⑼观测结束后,仪器装箱收回到出发处,记录表格交给裁判员,裁判员暂停计时,工作人员带领选手到指定地点等待进行内业计算。裁判员将原始记录数据交工作人员复印2份后交给3号、4号参赛选手,继续计时。3号和4号参赛选手现场分别独立进行水准测量内业计算,高差闭合差分配采用与路线长度成比例的近似平差原则,计算所用计算器由执委会提供或自备,但不得带程序计算功能。
⑽3号、4号选手内业计算完成后交1号选手核对,如计算结果一致并符合技术要求,上缴成果计算表和本队外业观测记录表后可结束比赛。如不对应查明原因,在规定时间内可重算或重测直到计算结果一致并符合技术要求。重新观测结束记录数据复印和计时参照上条规定执行,重算或重测的时间一律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⑾参赛选手应规范作业,注意测量安全及仪器保护,不允许妨碍或阻挡其他选手的观测,经劝告无效者取消比赛资格。迁站时不允许出现不顾安全的狂跑现象,必须沿水泥或沥青路面前进,不允许穿越草地。
⑿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操作技能竞赛除携带比赛必备的用具(如笔、尺、普通计算器等)外,不得带入任何技术资料和工具书。所有通讯工具、摄像工具一律不得带入比赛现场。
⒀如果在比赛期间测量仪器发生非人为故障,致使比赛不能继续进行,需经裁判长(或副裁判长)确认并批准,比赛可暂停计时,待测量仪器修复或更换仪器后,比赛恢复计时或重新开始。
⒁记录和计算表格,不得带离比赛场地,否则成绩无效。
⒂比赛过程中现场裁判监督仪器使用、观测、记录、计算的规范性,防止出现人员、仪器安全事故,经提醒恶意不改者,现场裁判有权取消其比赛成绩。
(二)具体要求:
⑴根据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四等水准测量基本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水准测量基本技术要求
项目 等级 |
视线长度(m) |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m) |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累积(m) |
黑红面读数较差(mm) |
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 |
环线 闭合差(mm) |
视线高度 |
四等 |
≤100 |
≤5.0 |
≤10.0 |
≤3.0 |
≤5.0 |
≤20 |
三丝能读数 |
注: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
⑵观测时前、后视距离必须读取上、下丝读数计算,上、下丝读数应记录在手簿中。
⑶观测顺序按“后-后-前-前”进行,在没有换站时,后视尺不得移动。
⑷各参赛队所测水准点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0mm。
⑸记录字迹工整、清晰,不得任意修改,记录者必须回报读数。
⑹水准测量各测段设站数不限,但每测段测站数必须为偶数。
⑺高差的计算采用“奇进偶舍”的原则;记录、计算时的占位“0”及“±”必须填写。
六、注意事项
1.每个参赛队4名选手必须分别独立完成规定的四等水准测量内容,并现场进行平差计算,观测和计算数据必须直接填在规定的表格内。表格填写好后应及时交给裁判员,不能带离比赛场地,否则成绩无效。
2.比赛需连续进行,比赛一旦计时开始不能无故终止比赛。如果在比赛期间测量仪器发生非人为故障,致使比赛不能继续进行,需经裁判确认并批准,比赛可重新开始。
3.参赛队不得将原始数据先用计算器或草稿纸记录然后再转抄到比赛表格中,否则取消该项成绩。观测数据必须原始真实,严禁弄虚作假,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4.选手文明参赛,不允许妨碍或阻挡其他队的观测。
5.参赛队应规范作业,注意测量安全及仪器保护。
6.比赛过程中现场裁判监督仪器使用、观测、记录、计算以及选手配合过程中的规范性,防止出现人员、仪器安全事故,经提醒恶意不改者,现场裁判有权终止比赛。
使用仪器和工具
水准仪、三脚架、水准尺、尺垫。
八、评比标准
项目名称 |
具体内容 |
分值 |
总分值 |
备注 |
操作程序 |
仪器操作 |
20 |
40 |
|
数据记录与计算 |
20 |
精度 |
不超过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
50 |
50 |
超过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
0 |
时间 |
用时50分钟内 |
10 |
10 |
用时最少为优 |
超时 |
0 |
九、奖项设置
一等奖1队、二等奖2队、三等奖3队。
生物与建筑工程学院
2019年10月11日